返回

 

安塞民间绘画的风格

张炬

 

    安塞民间绘画,是在吸收陕北民间剪纸、刺绣、布玩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者以农村妇女为主体,他们有着深厚的民间艺术的功底,经专业画家与她们共同挖掘探讨,将当地民间艺术独特的构思、造型、设色、审美情趣和文化民俗内涵,融汇于现代民间绘画的创作之中,在形式、技巧、内容、意境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安塞民间绘画同陕北一脉相承,有着深刻的自然、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安塞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漫无边际的丘壑、山岗之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逼迫中经受着生存的磨砺,从而激扬了生命本体的精神张力,造就了浑朴宽厚、强悍而富于创造的品质。当你看着这些年龄层次不同的作者,聚精会神地描绘作品时,那粗犷凝炼的线条、浓烈的诙谐的色彩、雄壮浑厚的形象、崇高美妙的意境、随心所欲地行笔运色,无不承受着这种精神品质的遣使。安塞民间绘画既然根植于古老民间文化的沃土,它与新时代新文化观念的融合,必然移植了这块土地质朴纯真的品性,同时又洋溢着新文化的精神风采。民间艺术家们以他们特有的眼力和手法,多角度地观察表现丰富的生活和陕北黄土高原发生的变化,使我们油然品味到陕北人民对自己的土地的热恋之情,善良淳朴且根深蒂固的乡风民情,以及面对现代文明迅速的参与意识。从作品的形象神韵中,我们不仅品味到她们的精神品质,同时也觉察到苦涩的余韵。《牛头》是一幅象征性的作品,作者以饱满的构图、热烈的色彩、富有装饰趣味的手法,塑造出了亲切、温和、忠厚的老黄牛的形象,使人感到一种美的力量。《回娘家》(《回娘家》实际为《乡情》_编者)表现了青年男女爱情幸福:新郎送新娘回娘家,行至高梁地中,新娘在毛驴上回眸妩媚,新郎前去多情,被毛驴一脚踢来,幽默生动,令人回味无穷。《猴吃烟》的妙趣,《养蚕》姑娘的纯真可爱,《伏虎》老汉的威武劲健,《大公鸡》的雄健有力,《猪头山》的乡间气息,都以真挚的情感传送着她们生活与精神的信息。

高金爱  《伏虎》 曹佃祥  《大公鸡》 薛玉芹  《牛头》

    安塞民间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造形、技巧、色彩以及现代绘画意识掺揉变化的艺术形态。民间艺术家不拘泥於客观形象的模拟,不受各种理论法度的约束,她们从广度、深度、精微度全方位认识自然和生活,以大胆的想象和虚构、直觉感性的恣意发挥、随意移植手法进行创作。她们把现实生活中极其复杂的内容、形象、色彩,极有韵味情致地表现在生动和谐、妙趣横生的意境之中,既有写意的挥洒,又富装饰的瑰丽。造形中所用的线条、图饰、纹样、破点,在寓意、示意、陪衬、夸张诸般手法的支配下,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真情实感和想象,运笔之於情,造型敷之於神,内容追求充实,意境追求崇高,作品随出现了刚柔虚实、苍劲厚润、粗犷细腻等等微妙的变化,古朴沉稳而不尚浮夸,清新浓艳而不失典雅。
   

    安塞民间绘画已引起国内外美术家的瞩目,先后吸引了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德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家、学者前往考察研究、收藏作品。十多件作品参展于近两届法国独立沙龙美展。一百余件作品被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在国内举办的全国农民画展览中不断有作品获奖,民间画家应邀登上了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台和出国讲学。
    安塞民间绘画,以她特有的风格已成为陕北黄土高原的精神象征。
 

                                (作者原系陕西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

 

 

相关内容
安塞,中国艺术之乡 安塞民间美术人文环境论 搂兜
安塞县和安塞人的光荣与骄傲 民俗与民间艺术 安塞胜可游
安塞农民画 东方毕加索之作 陕北剪纸艺术新探 安塞秧歌
安塞民间美术印象 历史的积淀,民族文化的凝聚 高原吹手
滚滚黄土煽情的安塞腰鼓图片 安塞人窑洞  蛇盘兔 
信天游的旋律吸引人的想象力 安塞女人像首歌    安塞民间泥塑
陕北行,八十年代西行漫记 民俗与民间艺术    针扎
陕北行,九十年代西行漫记(1) 扳旱船  古塞芦子关
论安塞民间绘画艺术 蛋壳镶嵌画 坐帐花
黄土地艺术 安塞炕围画    布老虎
民间美术辅导者断想 陕北行,九十年代西行漫记(2)  

Copyright © 2004 mgya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马国玉剪纸艺术创作室 2004
陕西省延安市马国玉民间剪纸艺术创作室: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工会四楼腾达公司
电话:0911-2937397 手机:13991783976 Email: ydm2686@mgyart.com  邮政编码:716000